文字记者:周宣廷 李济臣
摄影记者:冯灿
2025年3月28日19时,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第三教学楼405举办2023级本科生专业分流宣讲会。土地学院党委书记刘尚民,副院长刘哲,土地资源系副系主任张雪靓,土地信息系主任高秉博,土地工程系副教授陈冲,辅导员王晨、陈介之以及2023级全体本科生与会。刘尚民书记主持本次会议。
刘尚民书记作开场致辞。他强调本次宣讲会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解读,帮助学生科学规划专业选择方向。学院特别组织各系负责人就学科特色、培养方案及发展前景进行全方位解析,为即将面临专业分流的本科生提供参考。
在专业解读环节,刘哲副院长系统阐释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方向。该专业通过“人工智能+”交叉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宽基础、强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配套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与政策资源倾斜。他着重强调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国家“智慧国土”战略的支撑作用,并展示其在国土空间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的实践应用场景。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宣讲由张雪靓老师主讲。她通过案例分析与现场互动,从“管理”入手,系统解析专业涵盖的国土空间规划等核心领域,展示中国农业大学在该领域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张雪靓老师结合个人学术成长历程,向同学们勾勒了未来学习场景的蓝图,生动阐释专业“管理+技术”双轮驱动的培养特色,以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实践价值。
土地信息系主任高秉博老师围绕“空间智能赋能信息系统”主题,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展开解读。他通过国土调查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实际案例,解析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支撑作用。该专业依托学院“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平台,构建“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与智慧系统开发能力。
刘尚民书记在总结中特别指出:“三个专业在‘技术筑基、管理赋能'层面形成互补优势,建议同学们既要立足个人兴趣,也要着眼国家在国土空间治理、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的战略需求。”
本次宣讲会为2023级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本次宣讲会,同学们对各专业内涵和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专业分流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