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QQ、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我院参加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标准农田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管技术与应用”正式启动

发布日期:2023-04-17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3月23日,我院杨建宇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参加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标准农田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管技术与应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启动会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办处长赵鲜东、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杜晓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和副所长易可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增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周清波、吉林大学教授陈圣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王雪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潘耀忠、浙江大学教授黄敬峰等专家出席课题启动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课题负责单位的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课题负责人杨建宇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农田利用动态监测与粮食产能评估技术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表示课题将聚焦高标准农田作物精细识别、利用方式动态监测、“非农化”“非粮化”快速发现、粮食产能评估建模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为服务于高标准农田建后的管护与利用。专家组对课题实施方案可行性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就研究任务及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实施方案的合理性、课题之间的联系交叉、数据和阶段性成果及时共享等进行了充分讨论。课题负责人对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研究团队将汲取各位专家建议,稳步推进各项研究工作,确保课题研究目标顺利完成。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高标准农田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监管技术与应用”研究周期为四年,实施时间是202212月至202611月。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李召良研究员主持,共设置五个课题,由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该项目旨在解决目前高标准农田监测要素不全、精度不高、巡查相应时效性差、智能化差等问题,实现数据“既拿既有”、信息“快算快得”、服务“现查现用”,进行理论技术攻关,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典型示范区开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