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QQ、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
学术视点

郧文聚:展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下一程

发布日期:2023-03-29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心观点】大力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建设“第四产业”。用产业创新力量,带动金融创新、经济体系创新。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角度来看,不能仅仅盯住城市空间,而是要看到更为宽阔的乡野空间。都市乡村蕴含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发展潜力,要助力其释放。


中国经济时报:您如何看待生态产业化?您对生态产品开发生产的未来趋势有什么研判?应如何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郧文聚:国内外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人类已经创造并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迈向生态文明。而人类文明变迁的核心力量是主导产业的革命性进步。人类原始文明,是以采集渔猎业为标志的;农业文明是以定居后的种养业发展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是以机器装备为标志的,在工业文明过程中,出现了重化工、能源和信息革命,极大地内涵式丰富了工业文明的实际成效,也带动了传统农业的系统改造,使工业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出现了高水平的耦合与协同,创造了奇迹。产业理论家总结概括了这个发展历史,提出了第一产业(农业与采掘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划分的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步,得到了广泛认同。有理论家提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得到了不少积极响应,但信息产品与化工产品、能源产品一样,构成了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并不独立,而生态产品则不一样,是完全独立于农业品、工业品、服务品而存在的,生态产业是名副其实的全新产业,即“第四产业”。

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厚的当代实践支撑,有先进的创新思想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气势磅礴、波澜壮阔、蔚为大观,是十四亿中国人正在齐心协力、精心绘制的壮丽诗篇,是发生在人类所栖居的蓝色星球上的当代传奇。

新文明反映新需求,新需求需要新生产。生态产品的价值越来越为全社会所重视,生态产品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如果说传统的旅游产业是发现和体验差异,那么今天的精品旅游需求则更多聚焦了生态产品的消费。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品供不应求的堵点、痛点、难点正在快速得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丰富的生态福祉的局面正在向我们走来。

生态产品的开发生产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两条根本路径。而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更具有根本性。因为,无论是现有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还是工业生产技术体系,不仅没有很好地完成绿色化改造,而且历史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仍在继续伤害着自然生态本身。自然生态复壮、脆弱生态治理、严重污染防治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但是,仅仅看到和下决心治理历史遗留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催动生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建设“第四产业”,即生态产业。用产业创新力量,带动金融创新、经济体系创新,把“两山论”创新思想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物质力量,从源头和底层构建新的增长点。

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角度来看,眼睛不能仅仅盯住城市空间,而是要看到更为宽阔的乡野空间。都市乡村蕴含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发展潜力,要助力其释放;刚刚跨过国家级贫困线的地区,往往是自然生态脆弱的地方,要加大生态产品开发“输血”,用越来越稳固的自然生态安定格局,来支撑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林牧渔经济区,应坚定而自觉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为进入高品质生活新阶段的中国人民提供越来越好的以品质为保障的优质地理标志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的新体制,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首尾相顾、加大合力,一定能够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下一程更加光彩夺目,类似“中国山水工程”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旗舰项目会越来越多,带给我们的生态福祉会更加使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感到“心甜”。


(郧文聚,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土地学会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转载自“土地学人”微信公众平台https://mp.weixin.qq.com/s/LgRtRpESdBN6AEo6cv2Y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