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一周年有余。“梨树模式”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实施已取得的喜人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多次相关讲话,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015年起,邹志强先生用上万张照片,叙述了过去八年的时间内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梨树模式”创建和成长的故事,并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图书馆二层观展空间举办了摄影作品展。12月26日下午,土地工程系硕士党支部举办了“保护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邹志强摄影作品展”的观展活动。
土地工程系硕士党支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在梨树实验站开展过一定量的工作,对黑土地和“梨树模式”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具体认知。此次活动旨在希望同学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小院同学的回信中提到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活动由土地工程系硕士党支部宣传委员陈书涵主持,土地工程系硕士党支部书记魏宸博担任本次活动讲解员。在集体讲解结束后,支部同学还自行根据各自的兴趣,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参观。
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做好黑土地保护,就是在端牢中国饭碗。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黑土区,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梨树模式”的开创地。从2007年至今,“梨树模式”见证了传统耕作模式到新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天空地”立体扫描、为黑土地“把脉”;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力,为黑土地“上劲儿”;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为黑土地“续航”;绿色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为黑土地“蓄力”。
最后,与会党员在展览入口合影留念,圆满结束了本次参观之旅。
(供稿人:陈书涵、辛子涵、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