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地表基质调查与数字化研究中心(中心)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牡丹江中心和哈尔滨中心就《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先期试点》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了技术对接交流,会议成功召开,并达成共识,推动了双方在地表基质调查领域的深度合作。
东北黑土地是中国人的大粮仓、中国人的米袋子,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保护好黑土地,亟需摸清“大熊猫底数”。为此,自然资源部调查司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就东北黑土地资源调查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明确具体承担单位为自然资源调查综合指挥中心,具体实施单位为其下属的地方工程中心。受自然资源部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在《黑土地资源专项调查工作方案》、《黑土地资源调查分析报告》、《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技术规范》给与具体指导。
合作自2020年11月启动以来,中心已经为自然资源部完成了《东北黑土地工作技术方案》(方案),《黑土地资源调查分析报告》正在编写中,后续将继续编制《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技术规范》,分三年完成。
本次技术对接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双方的合作机制,搭建我院“中心”相关专家与地调局的合作平台,推动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理论与技术创新。
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技术对接交流会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会议由我院孔祥斌教授和地质调查局候红星副主任共同主持,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牡丹江中心、哈尔滨中心、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的13位专家做了精彩报告,共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技术对接会针对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监测、评价、分析等方面的总体方案设计和规划进行了点对点深入融合对接。通过技术对接会,进一步明确了试点的研究目标、服务对象、研究计划、合作机制等重大问题,并达成共识。
本次技术对接会,是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表基质调查与数字化研究中心”又一重大进展。通过未来三年试点研究,将最终形成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调查技术规程,服务东北黑土地资源精细利用、精准保护、精确监测,落实党中央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大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