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QQ、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19-11-04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10月30日,由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甘藏春主持,中国土地学会原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叶剑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小映研究员、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邹晓云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经济研究所黄征学研究员等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甘藏春主任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背景、目的及研讨要求。他表示,土地问题为当下的热门问题,理清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十分重要。

会议首先由朱道林教授做了题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兼论土地经济学研究的特殊性”的主旨发言。他结合所著《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悖论:理论、实践与改革》,从土地增值的概念与产生的理论逻辑入手,以中国土地制度体系下土地增值在征地、出让、开发三个环节的形成与分配关系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土地增值的产生与形成关系、土地增值的分配关系,提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表象是经济问题,实质是土地制度问题,研究土地经济问题应遵循土地本身的本质属性,这也是土地经济学区别其他要素经济学的特殊性所在。

与会专家针对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黄小虎研究员强调从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劳动价值论衡量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邹晓云研究员提出农用地转用的发展权,应该用税费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黄征学研究员提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主要由政府目的、博弈方的力量对比以及信息是否对称决定的。王小映研究员提出土地“涨价归公”理论上没问题,但要区分普惠式增值、特定公共设施增值与投资性增值的区别。赵燕菁教授主张应将资本与现金流区分开,在分配时设计合理的政策,并且与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相结合。叶剑平教授提出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时要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将其与土地政策制度挂钩实现公共化、可持续化。

 

 

 

 

甘藏春主任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朱道林教授团队所做研究基础理论分析很清楚,并进行了详实的实证测算,很有价值;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研究土地资源属性及其经济学规律,更值得肯定与借鉴。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做到了学术研讨的“求异存同”,这有利于研讨理论问题。土地政策与法律中心今后应组织更多的这种研讨会,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研讨,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研讨,共同促进土地科学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