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系由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与水科学系的部分教师转化发展合并而来,于2019年正式成立,其涉及的土地利用、土壤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与修复、农业高效资源利用、节水农业、数字农业等方向是在 “双一流”建设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框架下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土壤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资源与环境科技创新平台的核心学科方向之一。全系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包括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人、国家优秀青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在扎实的学科背景及雄厚的师资条件下,土地工程系具有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壤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主线,以资源与环境科学、生物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土壤化学、土壤水动力学、土壤溶质运移等理论为核心知识体系;以室内实验、田间及野外实地观测为基本研究途径;以土壤修复技术、土壤农化分析、3S信息技术、模型分析等为核心手段的学科体系。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结构、并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专业人才是本系的教学/科研活动宗旨和目标。
本系的建设本着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所秉持的“开放、融合、合作、协同”的办学理念,全面对接国家需求,瞄准土地科技创新国际前沿,逐步打造成为土地利用及其工程学科领域的原始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在学科体系上,重点建设发展有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资源和区域综合治理、土地整治工程、植物系统的虚拟技术、数字农业、土壤盐渍化防治改良、退化土地的整治与开发利用等学科方向,承担土壤学、土壤化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文水资源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作物系统模拟、水资源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面支撑土地科学的发展。
近五年来,以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土地工程系所属教师承担以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校合作为主要项目来源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和横向合作项目;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并收录于SCI、EI、CSCD等知名检索平台的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高水平科研论文近10%;主编及参编著作和教材12部;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国际科研交流及合作广泛,目前拥有与包括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瓦赫宁根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墨尔本大学、东京大学在内的美国、丹麦、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知名高校和组织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主要领域与方向:
土地整治工程/主要以资源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地质学以及管理学为基础,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原理、机制、模式、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内容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机理,开展土地系统观测与规划、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原创技术装备研发,实现不同类型、复杂成因下土地利用问题的综合治理,为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和土地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和工程示范。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主要以土壤学、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纳米工程、地质学等为基础,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围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机理、土壤和水体污染源示踪及污染风险识别、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退化土壤修复与利用等,为土壤污染防治及场地修复、土地资源生态管控与高质量发展、土壤安全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土地改良与健康质量提升/ 主要以土壤学、土力学、水土保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和生物工程等为基础,开展劣质土改良、退化土保护及耕地健康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研究。主要围绕西北盐碱地生产力低、东北黑土地退化等问题,开展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风沙土保墒保肥技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耕地健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为我国重点农区土地改良与健康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 主要以矿物学、光谱学、环境微生物学、植物营养学为基础,开展微观-宏观尺度上的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围绕金属-非金属矿山场地污染机制、酸性-中性废水产生机理、矿山尾矿成土技术、重金属抗性植物筛选-培育技术、尾矿功能微生物分离-富集技术等,为不同类型矿山场地污染原位修复、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提供技术支撑与工程示范。
数字农业研究方向/主要以信息学、土壤学、植物学、数学、水文气象学、生态学等为基础,开展气候-水温-植被互作、根系水氮吸收过程定量化等研究。基于数据驱动或激励模型、近感/遥感等技术,为农业信息智能监测、智慧调控、水旱灾害防治、气候变化应对等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主要以土壤学、农田水利学、水文水资源学、植物营养学为基础,针对不同尺度土壤-作物系统中的水分与溶质迁移转化过程,探究水肥盐互作关系及其对水分、养分、土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研发技术模式与应用系统,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工程中的水肥盐一体化智能调控、智慧灌溉、盐碱地改良与污染防治、水土资源保护与评价、资源纽带关系及优化配置等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系主任: 商建英
副系主任:毛 萌、高伟达、陈 冲
教授:龚元石、左 强、黄元仿、刘 刚、商建英、廖人宽、尹冬勤、沈重阳、石建初
副教授:毛 萌、高伟达、陈 冲、汤怀志、刘允佳、王洋
讲师:展志岗、吴训
学科助理:伍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