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QQ、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
学院新闻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举办2019年度全国土地日​主题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9-06-26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6月25日,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全国土地日主题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重点实验室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建宇,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专家杨磊、王巍,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永侠副教授、李俐副教授、青年教师汤怀志及20余名研究生同学出席了交流会。

交流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张超教授主持。会上,郧文聚发表主题讲话,提出当前缺乏高效利用-管控土地的 “金刚钻”;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耕地的源头活水,永葆青春的动力机制,并强调生物多样性蕴藏巨大的科技创新空间,是未来研究的宝藏;强调研究不能仅满足于遥感和计算机领域,应在农业、土地领域 “朝着最尖端用力”。杨建宇副院长代表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发言,提出研究应聚焦国家需求,培养土地科技相关人才;强调学院将积极争取土地方面的新农科专业,加强土地科技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从遥感信息提取和大数据模型方面发力;对于学生而言,找到应用和需求的结合点,是使研究工作落地、推动土地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李俐副教授指出要从土地本身的性质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学科产出目标应瞄准国家需求,进而提高学术水平。汤怀志副教授指出保护耕地的五个难点,即坚持“三位一体”耕地红线难,落实数质并举的耕地占补平衡难,实现耕地资源绿色高效难,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难,构建稳健的全球粮食安全战略体系难,得出中国粮要靠中国地,土科技要靠土地人的结论。博士生杜振博讲述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耕地保护策略。博士生吕雅慧围绕我国耕地保护“三条红线”的需求,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的识别及评价思路。博士生杜贞容系统描述了基于深度语义分割网络的耕地地块提取技术。博士生欧聪分析了基于网格的年度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及信息挖掘方法。博士生高璐璐围绕耕地健康产能的定义和国家需求,以吉林省大安市为例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实例验证和分析。博士生王欢指出了湿地识别技术与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之间的重要关系。博士生马佳妮论述了遥感在耕地退化中的应用。

其后,郧文聚做了会议总结,他表示目前重点实验室成员关注的问题足够前沿、足够有现实意义,仍需聚焦关键点做“落地”的努力,同时希望全国土地日的活动成为重点实验室团队冲刺“高峰”、实现土地科技创新梦的契机。

最后,张超教授结合土地日的活动,对重点实验室农用地调查与监测方向的研究做了展望,即用好团队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发挥空间信息新技术的优势、瞄准耕地保护的方向实现新突破、将攻关领域从耕地保护逐步扩展到自然资源保护。